近日,《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正式出版,该书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年度报告。该报告全景式呈现了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创新实践与未来趋势,为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在这份报告中,一组组数据见证着湖北县域经济的强劲增长。2024 年,湖北新增谷城县、宜城市、恩施市、阳新县、麻城市 5 座 GDP 超 500 亿元的县城,至此,全省 GDP 突破 500 亿元的县域累计达到 18 个,占湖北 63 个县级市的 28%。其中,阳新县以 530 亿元的 GDP 总量和 9.4% 的同比增速,在所有 500 亿县城中增速位居第一,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活力。而黄冈市麻城市不仅 GDP 达 520.8 亿元,其石材工业产值更是高达 210 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
报告深入剖析了县域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动力源泉。“链式” 发展成为众多县域的共同选择,通过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阳新县的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这里拥有全球产能规模第二的牛磺酸生产基地和全球产能最大的机制砂生产线。麻城市则凭借石材产业的蓬勃发展,在黄冈市县域经济中拔得头筹。这种依托本地优势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条的发展模式,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持久动力。
数字经济的崛起是湖北县域经济的一大亮点,报告对此进行了重点关注。恩施利川市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县域数字经济发展之路。该市建成全国首个县域全栈国产化智算中心,创新 “冰火相济” 技术方案,利用自然冷源和清洁供能降低能耗。在此基础上,利川孵化出湖北首个文旅行业大模型,植入 “游利川” 智慧平台,实现了 536 家商家资源汇聚和 523 万元运营收入。智算中心的投用还带动了 4 家人工智能生态企业落户,涉及数据标注、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为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空间布局来看,湖北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襄阳和宜昌并列成为拥有 500 亿县城最多的地级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两地 GDP 双双迈过 6000 亿元大关,成为孕育经济强县的 “桥头堡”。同时,随着恩施市和麻城市加入 500 亿县城行列,湖北经济强县的分布更加广泛,从鄂东地区向鄂西北等区域拓展,反映出全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县域经济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冲击 “百强县” 成为众多县域的目标。报告结合赛迪顾问的评价标准,对湖北县域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目前湖北已有 8 座百强县,数量位居全国第四。而谷城县、宜城市、麻城市、阳新县等至少 7 座县城已将冲击百强县列为 2025 年的重点工作,展现出湖北县域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决心。
《湖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4》不仅是对过去一年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深入探索。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参考,为研究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平台。相信这份报告的出版,将进一步推动湖北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县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