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中心概况
  • 新闻动态
  • 研究队伍
  • 项目管理
  • 成果展示
  • 社会服务
  • 政策法规
  • 下载专区
  • 进入旧站

成果展示

  • 首页
  • 中心概况
  • 新闻动态
  • 研究队伍
  • 项目管理
  • 成果展示
  • 社会服务
  • 政策法规
  • 下载专区
  • 进入旧站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正文

“订单+定金”模式让植棉户吃下“定心丸”

作者:    时间:2018-03-17     浏览:

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4日电(潘莹、吴昌辉)春播前夕,新疆五家渠垦区近2万名种棉职工选择“订单+定金”种植模式,与企业签订植棉合同,不仅不用为今年秋收后的棉花销路问题担心,还早早领到了一笔定金,部分职工表示,只管种出好棉花,增收致富不用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是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今年开始,第六师新组建的新疆准噶尔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对全师棉花产业全面推行订单农业。其下属的新疆准噶尔农发瑞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生刚介绍,按照计划,3月20日前,全师近2万职工将全部签订订单收购合同,五家渠垦区100万亩棉花将实现订单收购。

李爱德是六师103团种棉大户,去年种了180亩棉花,看好“订单+定金”模式,今年他流转土地280亩,全部签了植棉合同。“合同约定标准级收购价格为每公斤5.8元,加补贴后总体价格不低于去年的每公斤7元。收购标准、价格都定了,咱们只管种出好棉花,年底收入20万元应该没问题。”他对今年实现增收信心满满。

此外,签订订单后,职工们还可享受企业协调金融机构给提供的低息灵活贷款。植棉户李天寿算了一笔账:根据合同,每亩有300元定金,预交水费200元,买棉花保险52.84元,还剩47.16元,自己再添点儿就够买种子和地膜了,今年贷款将比去年降低50%,节省了不少生产成本。

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发展订单农业与规模化生产和组织化经营在各植棉区渐成趋势,不仅有利于提高各地优势产区生产适销能力,也利于推动当地植棉户实现快速增收致富。

上一篇:郭建华代表的“花生缘”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环湖中路36号  武汉轻工大学金银湖校区 文管楼 邮编:430048

版权所有: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欢迎您!第位来访朋友